一、產品概述
UVP BioDoc-It2凝膠成像系統是一款由Analytik Jena公司生產的高性能生物成像設備,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、遺傳學和生物化學等領域。該系統主要用于核酸、蛋白質凝膠的檢測和分析,具有操作簡便、成像清晰、功能多樣等特點。
二、主要技術參數
攝像頭:
紫外透射儀:
濾光片:
軟件:

三、使用方法
設備連接與啟動
樣品準備與放置
凝膠制備:根據實驗需求,制備適當濃度和尺寸的瓊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膠。
樣品加載:將樣品加到凝膠的泳道中,運行電泳。
染色:使用適當的染料(如溴化乙錠、SYBR Green等)對凝膠進行染色。
放置:將染色后的凝膠放置在紫外透射儀的玻璃平臺上,確保位置居中,避免傾斜。
圖像捕捉
選擇光源:根據所用染料的特性,選擇合適波長的紫外光源。
調整參數:在VisionWorks LS軟件中,調整曝光時間、增益等參數,確保獲得清晰的圖像。
預覽與捕捉:通過軟件預覽功能,查看實時圖像,調整焦距和光圈,直至滿意后捕捉圖像。
圖像處理與分析
圖像增強:使用軟件的圖像增強功能,如調整亮度、對比度等,提高圖像質量。
定量分析:利用軟件的分析工具,對條帶進行定量分析,如計算條帶強度、分子量等。
數據導出:將分析結果和圖像以多種格式導出,便于報告撰寫和數據共享。

四、維護與保養
日常維護
燈管更換
關閉電源:確保設備斷電,拔下電源線。
拆卸外殼:根據設備手冊,拆卸紫外透射儀的外殼,露出燈管。
取出舊燈管:小心旋轉并取出舊燈管,避免用力過猛損壞燈座。
安裝新燈管:將新燈管插入燈座,確保安裝到位。
復位外殼:安裝回外殼,確保固定牢固。
測試:連接電源,啟動設備,檢查新燈管工作是否正常。
判斷更換時機:當紫外光源亮度明顯下降或出現閃爍時,需考慮更換燈管。
更換步驟:
軟件維護

五、安全注意事項
紫外線防護:操作時佩戴防護眼鏡和手套,避免皮膚和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線下。
設備接地:確保設備正確接地,防止靜電和漏電風險。
通風: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使用設備,避免有害氣體積累。
操作培訓:未經培訓的人員不得操作設備,確保操作人員熟悉設備的使用和維護。
六、常見問題與解決
圖像模糊
可能原因:
焦距未調節正確:攝像頭未對準樣品焦點,導致圖像失焦。
樣品未平整放置:凝膠樣品在紫外透射儀上放置不平,造成成像不清晰。
紫外透射儀濾光片表面有污漬:濾光片表面存在灰塵、指紋或其他污染物,影響光線透過。
攝像頭鏡頭或濾光片有污漬:鏡頭或濾光片上有污漬,導致成像質量下降。
環境光干擾:外界光線進入成像系統,影響圖像質量。
解決方法:
調整焦距:通過VisionWorks LS軟件的預覽功能,手動調節攝像頭焦距,直至圖像清晰為止。
確保樣品平整放置:將凝膠樣品平整地放置在紫外透射儀的玻璃平臺上,避免傾斜或彎曲。
清潔濾光片和鏡頭:使用無絨軟布輕輕擦拭紫外透射儀的濾光片和攝像頭鏡頭,確保其表面清潔無污漬。
減少環境光干擾:在暗室或遮光環境中進行操作,確保成像系統不受外界光線干擾。

圖像亮度不足
可能原因:
曝光時間過短:攝像頭的曝光時間設置過短,導致圖像亮度不足。
紫外燈管老化:紫外透射儀的燈管使用時間過長,亮度下降。
染料濃度過低:凝膠染色時,染料濃度不足,導致熒光信號弱。
解決方法:
延長曝光時間:在VisionWorks LS軟件中,適當延長攝像頭的曝光時間,以提高圖像亮度。
更換燈管:如果紫外燈管老化,建議更換新的燈管,以確保足夠的紫外光強度。
增加染料濃度:適當增加染料的使用濃度或延長染色時間,以增強熒光信號強度。
軟件故障
可能原因:
解決方法:
設備無法啟動
可能原因:
電源連接問題:電源線未正確連接或電源插座無電。
保險絲熔斷:設備內部保險絲熔斷,導致電路中斷。
解決方法:
紫外燈不亮
可能原因:
燈管損壞或老化:紫外燈管已損壞或達到使用壽命。
電源問題:紫外透射儀的電源連接不良或開關故障。
解決方法:
七、總結
UVP BioDoc-It2凝膠成像系統作為一款高性能的生物成像設備,在核酸和蛋白質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其高分辨率成像、操作簡便和多功能分析能力,使其成為實驗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。通過正確的使用和維護,研究人員可以充分發揮該系統的優勢,提高實驗效率和數據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