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激光粒度分析儀在材料科學、粉體技術、生物制藥、礦物加工等領域被廣泛應用,其測量精度與重復性是評價設備狀態的關鍵指標。Anton Paar PSA 1090 LD 作為一款高精度濕法激光粒度儀,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“下水慢、流速低、系統堵塞、測量重復性差、粒徑偏差大”等典型異常。本研究基于某用戶設備的實際故障案例,通過光路、流路、循環泵、分散池、排水通道等多個維度進行系統分析,提出技術原因判定方法與工程化維護步驟。文章旨在為第三方實驗室、售后工程師、設備使用單位提供一套完整系統的故障診斷方法與科學維護路徑,幫助提高儀器可靠性與壽命。

1. 引言
激光粒度分析儀在粉體與顆粒材料表征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隨著材料科學和納米領域的快速發展,對粒度測試的精度、穩定性和重復性的要求不斷提高。Anton Paar PSA 1090 LD 作為國際認可的激光粒度儀,其核心優勢在于光路穩定性高、分散效果好、系統自動化程度高。然而,即便是高端設備,在長期運行或維護不當情況下,仍可能出現“下水慢、堵塞、重復性差、粒度偏差大”等典型問題。
本文基于真實使用案例,從第三方實驗工程師的角度出發,系統分析該類故障的根源,提供可立即實施的診斷方法,以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高價值參考。
2. PSA 1090 LD 的工作原理與系統構成
要理解設備為何出現異常,必須先了解其內部結構與運行機制。
2.1 濕法分散系統簡介
PSA 1090 LD 使用濕法分散,其中液體通過循環泵驅動,在樣池與水箱之間形成連續流動。水流承擔三項任務:
流速的穩定性決定樣品是否能均勻通過光束,也決定測量能否精確。

2.2 光路系統結構
激光由發射端發出,穿過樣池中的樣品,散射光由探測器采集。若光路受影響,將帶來嚴重數據偏差。
光路窗口污染可能導致:
這是測量偏差的重要因素。
2.3 循環系統與流體動力學的重要性
循環系統由:
構成。
任何位置阻力增加都會導致:
水流量下降
氣泡無法排出
顆粒在池內堆積
測試曲線不穩定
實際案例顯示,流體動力學問題是 PSA 系列異常的最主要來源。

3. 故障表現與初步癥狀
根據用戶現場的反饋和視頻拍攝內容,設備表現出典型的系統故障特征。
3.1 下水慢與流速不足
這是最直觀的異常現象。正常設備應當能夠快速完成排水,但本案例中:
這說明流通系統內部存在部分堵塞。
3.2 樣池內顆粒沉積與絮狀物
從拍攝的樣池窗口照片可見:
這直接影響測量精度。
3.3 多次測量結果偏差巨大
例如:
這種現象絕非樣品問題,而是:
造成的系統性偏差。
3.4 氣泡滯留與流體不連續
視頻顯示液體中出現:
這直接導致光信號噪聲急劇增加。

4. 故障原因的系統性分析
基于故障表現,本案例涉及的主要異常來源如下。
4.1 分散池與流通池堵塞
樣池底部和排水口是最容易堵塞的位置,長期積累的:
都會導致流體通道變窄。
結果:
4.2 排水通道阻塞(本案例核心原因)
排水通道狹窄,稍有沉積物就會顯著影響流量。案例中排水明顯變慢,說明通道阻塞嚴重。
4.3 循環泵吸力不足或負載過大
循環泵并非損壞,而是:
通路阻力變大
難以形成足夠的流量
泵空轉、滯澀、出水波動
導致整個系統異常。
4.4 進水管老化及生物膜形成
案例中的軟管已經出現:
生物膜或沉積物導致吸水效率降低。
4.5 光路窗口污染與光信號衰減
窗口上的沉積會:
改變入射光強
造成散射異常
引發粒度異常峰
分布曲線形變
在本案例中顯著存在。
4.6 軟件參數因素
雖然折射率、分散模式等參數也會影響結果,但不會導致“下水慢”等機械性問題,可排除。
5. 工程化診斷步驟
以下診斷流程可用于第三方實驗室判斷 PSA 系列濕法系統性能。
5.1 流量觀察法
本案例顯示流量嚴重不足。
5.2 空白基線穩定性判斷
空白時信號穩定說明光路正常;波動則提示光路或流體異常。
本案例中基線噪聲明顯增大。
5.3 超聲分散有效性評估
若超聲開啟后顆粒仍然聚集說明:
而非超聲本身故障。
5.4 樣池光學窗口檢查
有:
即可能導致數據不穩定。
5.5 排水速度測試
排水速度越慢,越說明:
本案例排水明顯下降。
5.6 循環泵性能判斷
泵若能正常運轉但流量不足,多為阻力過大,泵不一定損壞。
6. 系統維護與恢復方案(工程師級別)
以下為 PSA 系列最有效的維護步驟。
6.1 清洗流路:1% NaOH 溶液循環
步驟:
水箱加入 1% NaOH 溶液
開最大流速循環 10–15 分鐘
再大量沖洗純水 10 分鐘
若有超聲功能,需開啟協同清洗
作用:
6.2 樣池逆沖洗(關鍵步驟)
使用 50–100 mL 注射器:
拔掉排水軟管
將注射器對準排水口
反向注水至樣池
沖出黑色或黃色沉積物為正常現象
這是 PSA 系列最有效的疏通方法。
6.3 更換進水軟管與排水管
老化軟管導致吸水不暢。本案例管道已經明顯老化,需全部更換為新管。
6.4 光路窗口清潔方法
使用:
輕拭污染處,避免使用硬質器具刮擦。
6.5 消除氣泡的標準流程
開啟最大循環
傾斜儀器 20–30 度
多次排放液體
持續觀察樣池內部氣泡變化
6.6 最終校準與重復性驗證
需測試:
三次重復性曲線
D10、D50、D90 穩定性
基線噪聲水平
恢復正常后曲線應重疊度高。
7. 案例研究:異常數據與真實原因對應關系
本案例中出現典型的“系統流速不穩導致的數據扭曲”。
7.1 粒度分布曲線出現異常肩峰
肩峰說明顆粒未均勻分散,屬于流動不穩引起的假峰。
7.2 D50 跳變與流速問題的直接關聯
流速不足會導致:
這與本案例完全一致。
7.3 三次測量曲線形狀不同的原因
并非樣品本身。
8. 預防性維護策略與建議
為了避免類似故障再次發生,應建立以下維護體系:
8.1 管路壽命管理
軟管建議每 6–12 個月更換一次。
8.2 流路清洗計劃
推薦:
每周一次純水清洗
每月一次 NaOH 循環
每季度一次逆沖洗
8.3 光路維護周期
光路窗口每 1–2 個月檢查一次,有水垢必須立即清除。
8.4 水質與環境
必須使用:
去離子水(電導率 < 10 μS/cm)
干凈樣品杯
避免灰塵進入水箱
9. 結論
本案例充分說明,Anton Paar PSA 1090 LD 在出現“下水慢、堵塞、粒度偏差大”等故障時,其根源多屬于 流體動力學異常 + 光路污染 + 老化管路 的綜合影響。通過系統化診斷和工程化維護,可完全恢復設備性能。
關鍵啟示包括:
流速是影響濕法測量精度的首要因素
排水通道與樣池是最重要的清潔點
光路窗口污染會急劇降低測量重復性
管路老化會導致潛在阻力問題
超聲與流速必須協同才能確保充分分散
對第三方實驗室與工程師而言,建立標準化維護流程是確保儀器長期穩定運行的必要措施。